地方官员企业集体点赞25号文
地方官员、企业集体点赞25号文
"这文件接地气、回到现实,中央政府帮地方政府挽回很多诚信医治白癜风的土方法。"昨日清晨,东部1名负责招商引资的处级官员在朋友圈感叹道。 这位官员所指的文件便是5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干事项的通知》。 该处级官员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去年底,《国务院关于清算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的出台,让一些地方政府十分纠结,"招商引资时给企业许诺了一些优惠政策,结果人家刚落户就取消了,这容易让人以为地方政府不守信用,这对地方再去推介招商造成了一定影响。许诺也不是,许诺不兑现也不是。" 25号文的出台,令始于62号文的税收优惠政策专项清算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设定过渡期,各地和各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被允许在规定期限或过渡期内将继续实行,而且各地与企业已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将继续有效。 "25号文更接地气,也体现了保护政府公信力,兑现此前给企业以税收等优惠的诺言。"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表示。 从62号文到25号文 在税收、非税等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一直都是各地和各部门招商引资常常使用的砝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和产业集聚,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十分"给力"。但是,一些非理性税收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乃至可能违背我国对外许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因此,去年底,62号文诞生了。文件要求全面清算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除根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概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1名省级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相干人士告知《第一财经》,由于62号文的缘由,各地担心已许诺的税收优惠可能被取消,以致很多招商项目很难像以往那样做推介,"有的企业可能因此不再愿意做项目,一些项目也可能因此暂停。" 固然,即便明文要求取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地方上还是会想一些办法绕开规定,比如换一个产业引导基金等适当的名义,给予相当的补贴。不过,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时,一些地方也开始认真实行这项通知,由于可以从企业那里拿到本来减免的税收。这时候,企业对此常常颇有抵牾。 对地方和企业的担心,财政部也早已进行过细致考量。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答问时就泄漏,税收等优惠政策清算时间点并没有最后肯定下来。 因此,就在62号文下发不到半年之际,25号文公布了,明确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已出台的优惠政策,有规定期限的,按规定期限实行;没有规定期限又确需调解的,由地方政府和相干部门依照掌控节奏、确保稳妥的原则设立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继续实行。同时许诺,各地与企业已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对已兑现的部分,不溯及既往。 1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25号文的下发,综合了大量来自各方的意见和调研成果,是对规范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补充。 该知情人士还泄漏了25号文下发背后的3大因素:1是地区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地区还处在发展阶段,必要的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有着重要作用;第二是对经济形势的推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弄经济的热情有所回落,有步骤地实行税收优惠清算有利于经济的企稳过渡;另外,对特殊情况作出正式的补充处理是尊重法律法规和保护政府公信力的一种体现,只有将一些"特殊情况"摆上台面,未来才能按规章制度办事。 啤酒项目可以放心落户了 25号文的出台,意味着浙江嘉善县在2014年引进喜力啤酒项目时对企业许诺的优惠,可以继续兑现了。 2014年10月10日,喜力啤酒嘉善工厂正式开工,这是喜力酿酒团体在中国继海口及广州后投资兴建的第三家工厂,建成后将成为喜力啤酒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该项目用地282亩,项目总计划产能30万吨啤酒。其中,白癜风权威医院一期15万吨,总投资8840万欧元,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9亿元,税收超9000万元。计划3~5年内将增资建设2期15万吨的生产能力,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税收约2亿元。 嘉善县商务局副局长、招商局副局长时江涛告知《第一财经》,各地在招商进程中,通常会综合推敲项目的投资额度,和预计缴税额度等因素,"一事1议"地给予相应优惠。 作为世界500强项目,且签约在62号文之前,所以喜力啤酒项目享受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在62号文出台以后,这些优惠没法兑现。 对喜力啤酒项目落户嘉善的缘由,时江涛说,首先是嘉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符合企业要在长三角核心区域建厂的战略需求;其次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拿出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助推了企业终究选择嘉善。 在地方官员和企业点赞25号文的同时,62号文的积极影响,已在产生。政府支持企业的方式和手段,正在渐渐产生变化。 时江涛说,嘉善县的招商思路,也在产生变化。比如,考虑到上海的商务本钱逐年升高,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也由50年调解为20年,必将会有大量产业转移到周边,所以嘉善抢抓机遇,主动承接沪上产业转移。另外,加大力度推动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与专业招商咨询机构、商会、协会合作,借力借势招商引资。 时江涛说,地方政府要审时度势,从拼政策逐步转移到拼服务,真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真正正为企业服务。"政府服务到位,也能下落企业决定是否是投资时优惠力度所占的分量。" "可以不用忐忑不安了" 长年与台商打交道的东莞市台商协会秘书长赵维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虽然62号文并不是是取消原来的优惠政策,只是针对原有的不规范或不合理的政策予以调解,但是文件出来时,台商仍然一片哗然。"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和促进地方的繁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去投资,而企业也是兜里揣着钱,看哪个地方有发展前景就奔向哪里的。" 此次,25号文的出台,让一些地方政府招商人士"松了口气"。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系主任朱为群教授告知《第一财经》,25号文最大的特点是对税收等优惠政策清算工作实行"新老划断",对地方已出台的税收等优惠老政策将继续实行,但今后地方出台新的触及税收等部分新优惠政策需经国务院批准后实行。 上述招商人士称,25号文利好各地的招商工作,"现在心里可以不用忐忑不安了。"由于依照25号文,地方政府许诺给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还将继续实行。 该人士还泄漏,自己去年和前年争取到的一些招商项目,由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清算工作,上级部门暂时未给予项目投资前许诺的优惠政策,而现在自己可以仰仗25号文向上级部门争取兑现诺言了。 "地方政府与外商签订合同是政府行动,之前的合同现在得到了认可,会增强未来投资者的信心。一些知名的外商刚开始来投资的金额也不多,后来看着政策稳定和市场日益扩大,才不断追加投资的。外商赚的钱多了,地方政府的税收也增加了,是个共赢的事情。"赵维南补充道。 朱为群也表示,25号文提出的做法更加务实。如果把之前地方政府和部门制定的有效期内优惠政策一概作废,将对政府的公信力有负面影响。另外,各地与企业已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也体现了政府履约。而对政府已兑现优惠政策的部分,不溯及既往,也明确了政府不得对企业秋后算账。
- 上一篇文章: 地方养老金保值增值困难待解
- 下一篇文章: 房企是否是会绕过政策发行私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