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口干口苦,不止上火那么简单可能是这
本期嘉宾:市中西医耳鼻喉科医师施正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与人交谈,对方常常面有异色,
甚至不自觉地往后躲,
早上一觉醒来,
口干、口苦、嗓子刺痛,
甚至觉得舌头肿胀
……
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要么直觉是“上火了”,第一反应是喝水、嚼口香糖、含漱口水。那么口臭、口干、口苦真的都是“上火”惹的祸吗?单靠喝水、嚼口香糖、含漱口水,能解决问题吗?
关于上面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听听市中西医耳鼻喉科施正贤医师怎么说?
口腔问题
施正贤医师介绍,口腔疾病是口臭的罪魁祸首。持续性的口臭,不能简单归结为“上火”,往往与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炎等牙周疾病有关。
另外,口香糖、漱口水并非“清嘴法宝”。口气不佳的人把口香糖当成救命法宝,更有年轻人嘴里时刻不离口香糖。实际上,口香糖虽然能掩盖口气于一时,却不能治本,而且它的副作用常被人们忽视。嘴里不停地咀嚼口香糖,会加速牙齿的磨损,同时有颞下颌关节病的人最好不要经常咀嚼口香糖。
有些人则指望漱口水来搭救自己。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有治疗效果的药用漱口水,即使是日用漱口水,对没有口腔疾病的人来说,也不能长期使用、每天使用。频繁使用漱口水,过度清洁会导致口腔微环境的紊乱和正常菌群的失调,这就意味着“好菌”被有刺激性的漱口水无差别地杀灭了,像念珠菌等“坏菌”就可能乘虚而入。
施正贤医师建议,保护口腔健康从每天正确刷牙开始,有口腔疾病的医院口腔科就诊治疗。
肠胃生病异味上溢
施正贤医师说,口臭也可能与消化不良或胃肠道疾病有关,异味从消化道向上溢出。如果口臭的同时,还有胃灼热、反酸、吞咽疼痛等症状,则很可能要归咎于胃食管反流病。这是因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胃部括约肌松弛,挡不住反流的胃液,而胃液有一定腐蚀性,长期反流可刺激咽部,引发咽部不适及口腔异味。
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1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选择清淡、柔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煎炸及腌制食品。
2
少吃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如粽子、年糕、元宵、酒酿等。
3
少吃对胃黏膜有明显刺激的食物,如过冷、过热、过酸、过甜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
4
对于酒、咖啡、浓茶等对胃有明显刺激的饮品必须格外注意,尽量少饮用。
5
各种零食、膨化制品、奶油蛋糕、巧克力等会刺激胃黏膜,增加反流机会,不宜食用。
6
餐后尤其是晚餐后尽量不要剧烈活动及立刻躺下,尽量减少弯腰、下蹲、收腹等容易引发反流的姿势。
鼻炎、鼻窦炎肇祸
如今,鼻炎、鼻窦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口腔异味和鼻腔疾病有关系。当患有各种鼻部疾病时,鼻腔的脓液分泌物向后流入鼻咽部,即发生“鼻漏”。
这些分泌物在鼻咽部累积时间过长,其中的细菌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由此引发口臭。尤其是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引起的萎缩性咽炎,导致的口臭最严重,因为这些疾病加快了鼻腔及口腔黏膜的组织坏死、溃烂,也就加重了口臭症状。
施正贤医师建议鼻炎患者们,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定期鼻腔清洗,鼻炎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
肝胆湿热、胃火炽盛
中医认为,胃火炽盛可引起口干、口苦,症见口干、口苦,喝很多水也不能解渴,还会出现牙龈肿痛、烦躁、胃疼不适等;另外肝胆湿热也会肝火犯胃,引起口苦口臭,肝胆湿热的人会出现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身体两侧,从腋窝往下,腰以上的部位)和小便短黄等症状。
施正贤医师表示,肝胆湿热、胃火炽盛的治疗思路不同,患者应多喝水,进行食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可以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就很快能获得改善。日常多补充水分,多吃时令水果和蔬菜。
而胃火炽盛者,可用清热生津的中药。例如黄连5克,麦冬30克,芦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
食疗可用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适用于口干、口苦、胃疼、腹胀、大便干燥的患者。
口腔异味虽然事情不大,但是影响人际交往。施正贤医师提醒:健康生活饮食方式,积极预防保健,才能拥有清新口气!
12
施正贤耳鼻喉科
副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耳鼻喉科外治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业嗓音组委员,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黄氏响声丸)传承工作室第十一代传承人,黄氏喉科疗法流派工作室医院工作站负责人。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拥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耳鼻喉科疾病,擅用经方中药,开展并创新十余项中医耳鼻喉科专科特色外治技术(针灸、穴位注射、中药贴敷、中药外用等)。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四全天,周五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女人湿气重,常见这些表现,若你中3条,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