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可惜知道的人
传承中医国粹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脾是女人气血的来源,你的气血足不足,脸色红润不?跟脾有直接关系。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几个部位: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鼻子: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脾胃与五脏的关系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如何健脾?
前面我们说过肝阳过旺会伤脾阴,那么我们吃点葱姜蒜润肝阴;吃苦味泄肝火;按压或者艾灸太冲穴解肝气;手指梳头发散肝气都是很好的方法。饮食养脾: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平时多喝山药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艾灸:脾运湿但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养脾非常有用。艾灸取穴:脾俞、胃仓、大肠俞、肾俞、命门穴、中脘、天枢、关元、;因为脾与胃相表里,那么中脘穴、也应该灸灸;又因为命门之阳,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运,要得到肾阳之温养。艾灸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灸10-20分钟如果是治疗期,每天2次-3次)《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所以,艾灸能够温通经络,散寒祛湿。专门针对身上的祛湿穴位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能更快见效。运动健脾:年轻人可以多散步、跑步、爬山,老年人去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我们看这面脾经的位置,知道脾经穿腹而过,那么我们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往期阅读1、艾灸这条经,身上一多半的慢性病都能调理!
2、春天吃这七种蔬菜最养肝!关键是便宜,你一定别错过
3、口臭和体臭说明肝不好!艾灸这几个穴位最养肝,信者得福!
4、人体寒湿不除后患无穷!药浴是除痰湿最佳方法之一!(重要阅读)
5、详细了解大健康产业中医养生品牌——佰通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神奇的三针疗法,轻松解决种疑难杂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