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债新规拓空间

地方发债新规拓空间

去年10月肇始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于近日发布新规,并有所微调。  日前印发的《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显示,2012年的试点照旧为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4地。2012年地方债增至2500亿元;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要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  此办法最显眼的变化是发债品种的改变,除3年期和5年期债券外,今年新增了7年期债券。试点省(市)最多可以发行3种期限债券,每种期限债券发行范围不得超过本地区发债范围限额的50。  就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5月17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地方债总范围扩大后,试点省市自行发债的范围料将随之增加。而自行发债范围扩大和7年期债券品种的推出,为地方政府调解当前债券结构提供了空间。  现有产品收益较好  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共发行2000亿元,期限分3年和5年两种。其中,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金额为1771亿元,上海等四个试点省市自行发债额为229亿元。从当时的发行情况来看,试点省市的地方债券均遭到市场追捧,上海地方债券发行认购超过3倍,广东认购更是高达6倍。  以广东省为例,去年广东自行发行范围为69亿元的政府债券,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个固定利率附息品种(各34.5亿元),以招标方式肯定发行利率。终究两期债券的中标利率分别为3.08和3.29。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这1利率低于银行间同期限固定利率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也均低于市场预期。”5月16日,广东省财政厅1名官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泄漏,但由于地方债风险低于同期的股票风险,取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追捧。  试点省市发行地方债目前主要是机构主导,并进行逾额认购。“这是由于地方债一般期限都比较长,利率固定,风险低于股票,所以,遭到机构投资者欢迎。”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姜超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认为,其最大风险或在于,可预期时间内银行基准利率的变化带来的收益风险。  对地方政府而言,自行发债的收益率明显外溢效果明显。前述广东省财政厅官员表示,通过地方政府债券情势融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范管理,省级财政通过自行发债取得项目资金再转贷地市,可以规范地市级政府的融资行动。“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资金分配计划报人大审批,有明确的还款来源,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期待更多突破  姜超认为,自行发债的外溢效应还包括,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债,是在寻求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另一个合作领域——债券市场,有益于增进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除发行,在定价、评级、转让等领域,都取得了业界认可。”  不过,从相干人士的评价来看,自行发债的外溢效应还应当更强。姜超认为,自行发债有助于解决地方债这个品种发行主体和债务主体错位的问题。“此前发行的地方债由于其发行的主体是财政部,资金使用是地方政府,社会上均认为是财政部担保的,致使债券本身难以定位。这也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在层层转贷进程中有时间差,且统计较难。”“自行发债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发债范围、期限结构、利率水平等都没有更大突破,这类问题可能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对地方政府而言,自行发债为地方政府打开了一个融资新局面,增加了建设期的集中投入。“广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就直接沾恩于此。”前述广东省财政厅官员表示。但“保障房建设不能不说是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又一个典型案例,自行发债只是杯水车薪。”  力求有为者认为,地方债最宜在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目前自行发债是把隐形债务进行显性化管理,有利于把地方负债纳入预算监督,下一步则需要白癜风症状及医治建立一套有效的地方债评级体系,促进地方政府信誉体系的建设,推动地方政府信息公然。”刘尚希建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san.com/yfkc/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