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舌苔发白,有白块,可要注意啦

今天依然是咱们今日份答疑。

一分钟,帮大家回答一个小问题。

欢迎大家留言,你们的留言,也许就是明天的选题哦。

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妈们,不要客气!

昨天有宝妈求救:

C妈,我家宝宝嘴里有白块,整个舌头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线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宝宝,舌苔相对于大人来讲,也会偏白偏厚。

因为宝宝新陈代谢更快,舌头表层的皮肤角质也会更多,而宝宝又没有牙齿和固体食物把舌苔磨掉。

如果是舌苔“过于”发白的宝宝,一般有以下两个原因:

奶渍残留

常见于小月龄的宝宝,如果宝宝总是吃着睡着,就容易有残留。

可以用之前提过的清洁办法,用沾水的纱布每天早晚各擦拭一次;或是让宝宝喝完奶之后喝口水,保持口腔清洁,以防滋生细菌。

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一种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通常这几种情况会导致孩子感染:

出生时,在妈妈产道中接触到真菌。

宝宝或母乳妈妈服用了抗生素,口腔真菌失衡。

后期喂养时,消毒不彻底的喂养器具或清洁不到位的乳头等被真菌感染。

平常带宝宝过于干净,凡入口必杀菌,宝宝一点细菌都接触不到,也会出现。

而且真菌一旦感染,会在母乳妈妈和宝宝之间交叉感染,所以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问题。

如何区分奶渍残留和鹅口疮?

鹅口疮会长在舌头、牙龈、软腭等各处,基本是除了牙齿之外的一切地方,形状很像一块块补丁。(也有一点一点、一片一片的)

如果用棉签擦拭,很容易就能擦下去的就是奶块;相反怎么蹭都很难蹭掉,若强行擦去白色斑膜,缺失的地方呈现红色创面,甚至轻微出血的,就是鹅口疮。

鹅口疮需要如何治疗?

一般情况下,鹅口疮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大多数宝宝吃奶进食都比较正常,是无须治疗的。随着宝宝消化系统菌群的逐渐成熟,鹅口疮会在几个星期之内自行消失。

但如果控制不当,引起感染面积扩大,导致宝宝嘴巴痛,严重的影响进食,宝宝常常因为吃奶大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方法一:

制霉菌素片2片+开塞露10毫升(也可以是鱼肝油滴剂)。先将制霉菌素片研成粉,再倒入开塞露搅拌成混合液。喂完奶后用棉签涂抹在鹅口疮处,每天2次,半小时之内不要让宝宝进食,一般会在数日内好转,大约一个礼拜后消失。

方法二: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个简单的家庭疗法:洗干净手,用指尖沾嗜酸菌制剂粉末(一般是胶囊包装)涂抹在白斑上,一天两次,持续一周。

注:药物使用前建议提前咨询医生哦。

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也要配合治疗,因为真菌会在妈妈和宝宝之间交叉感染、来回传递。

已经被传染的妈妈可能会出现乳头疼痛、微微发红、皮肤略微发胀、变干、脱皮,还会发痒、发烫,喂奶之后感觉乳头内部隐隐作痛。

那么妈妈们也可以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直接涂抹,或是口服嗜酸菌制剂胶囊。

清洁工作

但由于鹅口疮最最最闹心的是超级顽固,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此除了用药外,还需要做好清洁工作。

宝宝:保持口腔卫生,每天睡前、起床后或喝完奶后,大人用干净的纱布沾水擦拭宝宝口腔内壁、牙床和舌苔。

宝宝接触的奶瓶、奶嘴、玩具等都要进行煮沸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妈妈:在喂奶前用清水擦拭清洁乳头,同时,妈妈穿的文胸,也要进行煮沸消毒或紫外线消毒(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全部丢掉换新)。

另外,如果治疗之后没有好转或是经常性复发,则有可能是宝宝免疫系统的问题,医院做详细检查。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这种情况,千万别等换完牙才给娃牙齿矫正,越早治疗越好!

怪不得总是红屁屁,原来护理有问题,当妈必备技术贴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san.com/kczz/1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