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寒湿与湿热体质的区别吗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416/7060196.html看中医时,我们常能从医师口中听到诸如“体质湿热”、“寒湿”之类的词汇。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我湿气太重了”。但你真的知道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吗?如何判断自己是“寒湿”or“湿热”呢?一、运脾胜湿论苍术国医大师颜德馨老先生在他的《运脾胜湿论苍术》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到故事:看完颜老用除湿健脾的“五苓散”治好了自己的肝病的故事读后感:1、苍术真是除湿届的除湿机啊!2、“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个中基考试必考的,果然真实不虚!二、现代人十个里九个湿,啥是“中焦湿证”?吴鞠通的《温病调辩》里讲的很清楚: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这是比较高大上地统言了中焦湿证的总纲,我们来接地气地白话一下:1、湿,分寒湿、湿热两种2、湿的形成,有从外部传来的,也有脾胃失运,湿从内生3、湿气伤的是:脾阴、胃阳4、寒湿一般比较普遍占80-90%,湿热占10-20%问题来了,占“湿”比例80%的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也就是怎样判断你是否是寒湿体质?如果有一下之一便是了:1、身体沉重——通常我们会觉得发困、身体发沉、没精神,有些人总觉得头上带了个帽子。2、身体阴冷——我们会觉得四肢发凉、面色灰暗、发青、发紫。3、身体发霉——各种皮肤病多发:在上是风疹、头藓、湿疹;中是各种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下是阴囊湿疹、脚藓。4、身体长菌——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感染。5、身体腐烂——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6、身体经络不通畅——痛经、长囊肿、长肿瘤了。7、身体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湿气趋下,寒湿日久,带脉松弛,中医形容其为“腰部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8、抑郁,你抑郁、你抑郁了,我发现临床很多明确诊断抑郁症患者大部分是寒湿体质!符合一条,基本你就是“寒湿”的童鞋了,如果要确定下来,还要看看舌头(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9.此外,小腹部赘肉的增多也能作为一个测定寒湿的标准。好了,关于湿中之主力“寒湿”的判断,说到这里我要去镜子前照一下我的舌头,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夜深了,我再写下去,估计阳寒湿很快就会来跟我结交拜把子。下面就来说说湿热吧!这位想混进寒湿队伍的,被我一把抓出来,你看这么红的舌质、厚腻的黄苔,典型湿热,她去查一下胃镜,铁定有胃炎,没有找我来报销。湿热会有哪些表现:1、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2、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3、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4、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5、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小便深黄色,异味大。6、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7、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浓肿)。8、湿热严重者会出现:脘闷腹满,恶心厌食,肝区胀痛,发热怕冷交替,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腹痛腹泻,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以上几点,中1点+湿热舌头便是!你为什么会是湿热体质:1.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比如菲律宾、热带雨林2、经常吃辛辣,油腻,烧烤,煎炸,冰冷食物3、有吸烟、喝酒、熬夜习惯4、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5、肝炎病毒携带者6、过度进补三、湿热体质人容易产生的疾病湿热体质人容易产生的疾病:(即使没有,也要警惕预防)1、皮肤问题: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2、肝胆系统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3、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过度疲劳时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4.筋骨肌肉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酸痛。5.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血糖,血脂过高都可以归结为湿气重浊。四、祛湿的四大禁忌1、凉食冷饮夏天到了,女生们都喜欢喝冷饮、吃冰激凌。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吃多了会让肠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现停滞,吃在里面聚集在体内成为湿气的温床。个人建议平时在事物上添加点葱姜蒜,来减弱食物中的寒性物质。2、经常吹空调炎热的夏天,相信大家没有空调都不行。但是空调却最容易让湿气出现。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湿气就潜移默化在你身边。个人建议尽量少吹空调,有时间也可以多运动。3、熬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熬夜晚睡睡会导致脾虚,一个充足的睡眠能够使我们精力更加充沛。小编建议晚上11点前就入睡,第二天起来不仅是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整个人都更加轻盈。4、嗜酒适量喝酒是有益的,但是喝多了就会加重体内的湿气,从专家的角度来说,酒会助邪湿,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应当尽量避免接触酒精。五、两种除湿方向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都属于这种方法,这些药物或食物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也有致命的缺点,即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就用到了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前面说了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所以五行生克中的木能克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慢性子的人整天懒得动,这时要让一个急性子的人带动他一下。这样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一来湿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现代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懒,整体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当然仅靠药物还不是最高明的办法,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进行运动。六、外湿的形成和防治?形成外湿常较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长夏(即农历六月份)为湿气主令,这跟多雨的气候及居住环境的潮湿有关。潮湿之气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运化功能。?防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勤晾晒被褥等床上用品;保持室内勤通风,因风能胜湿;保持汗出通畅,避免室内空调温度太低;可与室内放置木炭,以吸收湿气;?治★食扁豆薏米粥白扁豆30g、炒苡仁30g、大米g,煮粥食,可在早餐、晚餐各食一碗。做法:将白扁豆、炒苡仁冷水浸泡2小时,再与大米一起煮至苡仁软烂后食用。注意:苡仁请务必煮至软烂,否则食后反致胃痛、胃胀等不适。如用于湿热,可用生苡仁,多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属湿热型者。★饮荷叶橘皮茶荷叶、陈皮、炒麦芽各3g用法:上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水开后再小火煎5分钟,滤去渣滓后,代茶饮,每日一次。注意:化湿药用于舌苔厚腻、脉濡软、不喜饮水、胃部满闷、食欲不振、周身酸困的水湿困脾证。如阴虚而口咽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或舌苔干燥等阴虚证及弦实、洪数脉等实热证禁用。★药出现吐泻、食欲不振、不思饮水、周身酸痛、舌苔白腻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治疗。而湿热小便不利、腹泻、口中黏腻,甚至口苦者,可用六一散煎水代茶饮。★灸素体有湿,夏季易患吐泻者,在未患病阶段建议平日常灸足三里、中脘,可采用隔姜灸。灸法:用鲜生姜切成约3mm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将生姜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于姜片上,用打火机将艾炷点燃,等艾炷燃烧完,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起红晕为度。注意: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七、内湿的形成和防治?形成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气机不利,致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津液不化,而湿浊内生。?防少吃甜食、肉类、动物油,可以使人体气血顺畅,而水湿输布顺畅;戒烟限酒,不损肺及脾胃,则水液输布、运化正常;坚持适当运动。动则为阳,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唯气血流畅运行方可使阴邪不滞留体内;乐观豁达,保持良好情绪,肝气调达,气机疏泄正常,则脾胃不受肝克,而气机顺畅,痰湿运化正常;节欲养精,肾气充足,则元阳充足而能温煦脾胃,使津液水湿运化如常。?治★食佛手瘦肉粥备料:佛手15g、猪瘦肉30g、大米50-g、葱白、生姜1片、食盐、植物油、香油
- 上一篇文章: 春季鼻炎自疗经验分享
- 下一篇文章: 宝宝舌苔厚,是积食和消化不良吗吃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