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什么口气说话孩子才爱听
李老师:如果你经常命令式的叫孩子做事,
那么,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
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这样说:
“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人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命令式”VS“契约式”
要让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不妨将“命令式”改为“契约式”。关于什么是“命令式”,什么是“契约式”,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
案例1:典型的“命令式”
五岁的儿子每次玩完玩具后,都扔得满地都是。尽管父亲每次都大声命令他“赶紧把玩具收好”,但他却置若罔闻,根本听不进去。
很显然,这样“命令式”的语言并没有起到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改成“契约式”,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案例2:典型的“契约式”
妈妈告诉儿子:“玩完的玩具应该放回到玩具筐里。只有每次你都把玩具收拾好,下次你才可以继续玩这些玩具。否则对于那些没有放回到玩具筐的玩具,我们会认为是你不要的,我们会收集起来,送给其他需要这些玩具的孩子们。”
儿子刚开始可能并不在意,但当妈妈真的把那些没有放回玩具筐的玩具送人之后,儿子就会认识到,妈妈是认真的,如果我想保住自己心爱的玩具,就必须遵守约定,将玩完的玩具送回玩具筐。
做好这三点
让“契约式”更有效
所谓“契约”,也就是“约法三章”。要想让“契约式”达到最好的效果,关键是把握三点:
约定要简单具体,便于操作1?不要含糊的约定NO
如每周搞一次卫生,保持房间的整洁这样的约定就比较含糊,随意性较大。
?详细且简单的约定YES
跟孩子制定出详细且简单的,更便于孩子操作。比如:每周六下午两点至四点为固定大扫除的时间,具体事项:
地板拖干净
桌面上不能有灰尘
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
书要整齐地摆在书架上
……
这样一来,孩子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去做,就一目了然。
约定配合相应奖惩措施2仅靠孩子的自觉往往很难遵守已有的约定,这就需要相应的奖惩措施。
?制定奖惩政策
到底是用奖还是罚,大致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原则: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可以多用奖励,而要改掉孩子坏毛病的时候,可以适当多用惩罚措施。
?奖惩可以并用
当然,奖惩有时候也可以并用。这些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无论奖励或惩罚,都要是孩子最在乎的东西。
奖+惩并用的小故事
勤起:有奖;赖床:扣钱
十岁的小美有赖床的习惯,为此妈妈跟她约定:如果她连续一周都能按时起床,就能得到一本她最喜欢的漫画书,额外加十元钱零用钱。但每赖一次床,就扣掉两天的零用钱,并且周末不能看动画片。
因为小美是个“小财迷”,又特别喜欢漫画书,还酷爱看动画片,所以自从“约定”之后,小美几乎再没有赖过床。
约定不能只针对孩子3约定不能只针对孩子,有时候也可以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双向约定。
来一个双向约定
家长要带头遵守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
“孩子,你身上有些地方是我希望你改进的,我想爸爸妈妈肯定也有些地方是你希望我改进的。不如这样,我们互相给对方提出三条约定,大家都保证遵守,你看怎么样?”
?孩子对父母的约定
我最希望你做到:
1.不要总在同一件事上唠叨;
2.不要我说什么,您都急着否定;
3.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损我,说我的不是。”
?妈妈对父母的约定
我也希望你做到三点:
1.只能在周末的时候玩两个小时的电脑游戏;
2.每天必须先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
3.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心平气和,有不同的看法就说出来,不能动不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
约定之后,父母要带头遵守,用行动让孩子明白约定是平等的,这样孩子就会更主动、更愿意去执行。
boy&girl教育托管中心
——燕郊小柳店生态营养小饭桌
火热报名中······
之所以选择,是因为不同!
联系方式:朱老师
李老师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讲堂丨口臭怎么办中医来对付
- 下一篇文章: 口臭最近口臭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