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口苦,口臭的悄悄进来是你

7月9日

雷阵雨转多云/养生推荐:艾灸

32/24℃

七月流火

冬病夏治

艾护身体祛寒气1

  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艾灸疗法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寿之草

艾草

艾条

《艾护健康》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冻伤、癃闭、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湿寒症状

Q

你的问题是?

A

  1、舌苔发白。

  2、反复的口腔溃疡。

  3、口臭时舌苔发白。

  4、咳嗽时痰是稀白。

  5、流清鼻涕。

  6、流出的汗是凉汗。

  7、早起爱打喷嚏。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

  9、经常腹痛、腹泻。

  10、脸上长痘和斑。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









































刘云涛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san.com/kczz/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