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口臭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清代,沈源编著的《奇症汇》中有这么一则医案,说的是:“张子和治一人,年二十余岁,病患口中气出如登厕,虽亲戚莫肯对语。”
这是一则有味道的医案,同样是一则戳到不少人痛点的医案,细细琢磨,其实就是口腔异味的病症。口腔异味我们俗称它为“口臭”,这种现象会让你在和熟人一起兴致勃勃地聊天时,因为一张嘴带出的一股难闻的气味,让对方掩鼻皱眉,甚至连最亲密的人也不愿意“零距离”接触,是一种有口难言的尴尬。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很常见的问题,有形无形地导致许多人姻缘受阻、事业受折、人际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一些人的自信都会被它一点一点磨没了。
“口臭”65%的人可以自己感知,35%的人需要别人委婉地告知。辨别是否有口臭,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向手心哈气,或闻闻牙线上的残垢,也可用棉签、牙签或小勺在舌苔或牙缝上刮一下,一闻便知。
抛开不爱刷牙,不好好刷牙这个因素,口臭的源头多来自于腑脏散发的臊腐之气,其形成原因有:
●口臭是“上火”的表现。通常是胃火大、积食或脾胃湿热,使胃气上逆而引起口臭。胃火大者,多因过食辛辣,常伴有牙龈肿痛或口腔溃疡、便秘口渴;积食者多因暴饮暴食,常伴有厌食、腹胀、吐酸水;脾胃温热者多伴有口苦、恶心、大便黏马桶等现象。
●经常愤怒的人很容易有口臭,也属于中医“上火”范畴,发怒引动肝火,肝火可传脾胃,心理压力过大时,唾液明显不足,发干的口腔会变得“脏兮兮”,于是异味很快产生。
●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患者或长期便秘的人,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口臭。
●口腔疾病,85%的长期口臭其实源自口腔本身的问题。“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及平时口腔不洁者,口腔内容易易滋生细菌而产生口臭。
●服用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如某些镇静药、降血压药、阿托品类药、利尿药以及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等,易导致口臭。
●口臭还是人体衰老的征兆,因为人过中年,口腔的自洁作用降低。年龄越大,口臭现象越严重,60岁人群发生口臭现象比年轻人高出5~7倍,过了70岁,95%以上的人存在口臭现象。
长期的口臭看起来是个小毛病,却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如口腔、胃肠道等多种疾病。如果口气有烂苹果味,或鱼腥味,或硫磺味,一定要尽快就医。
想要清除口臭,要对自己的口腔状况上点心,饮食上应该有所节制,生活上建议:
●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莴笋、大白菜、西红柿、梨、苹果、萝卜、胡萝卜、柚子、猕猴桃等)、瘦肉、豆腐、谷类,有利于口腔健康。
●少食多餐,应吃易消化、软料的食物,细嚼慢咽,不要断顿;吃七八分饱即可,以防积食。生冷、干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少吃。
●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不要用咖啡、汽水、酒、碳酸饮料和橘子汁之类的酸性饮料代替,因为这些饮料会导致口腔细菌快速繁殖。
●少吃大蒜、洋葱等气味较重的食品,吃完以后最好咀嚼一些香芹,或香菜,或薄荷,可去除口腔异味。
●少吃蔗糖、精加工食品、过热、辛辣油腻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用茶水漱口的习惯。经常用牙刷柄刷舌头表面的舌苔,可除去舌头上的死细胞;用牙线除去牙齿间的食物残渣,每天至少一次;经常使用不含抗菌素的漱口水。
●坚持半年洗一次牙,即使每天都很认真地刷牙、漱口,仍免不了牙齿中会存在牙菌斑和牙石,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引起口臭。
●锻炼不仅能够促进消化,而且可以缓解压力、焦虑等容易导致胃火上升的负面情绪。每天散步半小时,有利于消化系统和牙龈的健康。
●学会减压,压力大时,唾液分泌不足也会引起口臭。当自己感觉愤怒时,马上离开现场,深呼吸,避免大发雷霆。
戎绍奎
主任中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曾多次在浙江中医学院知识更新,医院进修妇科,浙医一院进修消化内科,80年赴美国短期培训消化内科,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2篇。擅长治疗妇女月经失调、白带异常、不孕不育、各种炎症、更年期综合症、青春痘、胃肠道疾病和亚健康者的四季调理。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二全天、周四上午、周六下午
-
- 上一篇文章: 4红色1绿色,ldquo肠道拖把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