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口腔出现这9种味道,说明身体某些器官
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的味觉异常,如酸、苦、咸等感觉,这往往是脏器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现代医学认为,口味出现异常,常常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消化腺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病变器官常涉及胃、肠、胰腺、肝、脾、胆等内脏。中医认为,口味出现异常,常常是肝、脾、胆、心脏等脏腑功能失调,如心气不足,脾气不运、肝胆湿热等,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变化常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辩证之一。
1、口味发苦:多由于情志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肝胆郁火内藴,疏泄失职,胆气上溢所致,表现为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止眩、两肋胀痛、小便偏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或黄腻。易清热利湿。
2、口味发甜:患者常自觉口内发甜,引白水也觉得甘甜,多由于脾胃热症或脾胃气阴两虚引起。脾胃热症者表现为口中发甜,口干欲饮,多食善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而燥等。治疗易清胃泻火。脾胃气阴两虚者表现为口甜,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胀,便秘,小便黄短,舌质嫩红少苔。易补脾益气,养阴生津。
3、口味发酸:多为脾虚肝乘所致,表现为口中觉酸,或吐酸呕苦,或嗳气太息,纳谷不香,食后腹脘痞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易健脾和胃,兼以平肝。口酸还常见于宿食停滞,纳呆恶食,脘腹胀满,便不下爽,舌苔厚腻,当消食导滞。
4、口味发咸:多主肾虚,但有阴虚和阳虚之别,其共同特点是腰酸腿痛、夜尿频多、全身无力。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舌苔伴有齿印,当补肾壮阳。肾阴虚常见咽干口燥、头晕耳鸣、舌红苔薄,易补肾滋阴。
5、口味发辣:口内常觉得辛辣或舌体麻辣,如是辣椒样感觉,常由肺热或胃热引起,肺热者常见口味辛辣,鼻咽干燥,咳吐粘稠黄痰,烦躁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易清肺泻热。胃热者常见口辣,口舌干燥,消谷善饥,胃脘灼热,齿龈肿痛,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厚,易清胃泻火。
6、口味发淡:对为脾胃虚弱,表现为食不知味、精神疲惫、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当益气健脾和胃。
7、口味发腻:口舌黏腻,滞涩不爽,甚至食不知味,多由寒湿困脾而引发。表现为口中黏腻,口淡不渴,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身体淡胖,易健脾燥湿,芳香化浊。
8、口味发臭:中医认为,引起口臭的病因有三:一是胃热上蒸口臭,伴见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或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易清胃泻热。二是痰热壅肺,口气腥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黄粘稠,或咳吐脓血,咽干口燥,舌苔黄腻。易清肺化痰。三是肠胃食积,口中酸臭,伴脘腹胀满,嗳气吞酸,不思饮食,苔厚腻。易消食和胃。
9、口味发香:口臭是病,口香也可能是病。如果有口香的症状,很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口香多见于重症糖尿病,患者口腔中常感觉到有一股果味萦绕,医院检查,切不可大意。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建议花椒加一物,连喝3天,或许排宿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